2016年8月3日 星期三

[花蓮]Baiyang Trail白楊步道水濂洞

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白楊步道,曾為台電施工道路,如今整修後為一般健行道路。步道沿途景觀不少,如峽谷地形、瀑布,隧道開鑿痕跡等,在步道的盡頭處為著名景點-水簾洞,是由山泉水從岩壁的含水層傾洩而下,形成的水簾瀑幕。常有小碎石掉落,行經時得小心留意自身安全!
白楊步道
由於步道地質不穩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,時常有碎石崩落崩壁的情況,若要到此遊玩時,建議可以上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,查詢步道開放情況,來規劃旅遊行程。
白楊步道
最後仍然想說當我們在欣賞完這山中唯美的景色,下山時還是記得把自己帶來的輕便雨衣與其它垃圾一起帶走,別留在山上...
白楊步道

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

[登山裝備]富成鞋業-陪你走長遠路的好鞋

020
那時在東部戶外遊玩時,常常是一雙雨鞋帶了就開始探險健行。也因為那時的習慣,回來中部健行時,也是雨鞋就go了,沒想過穿登山鞋。直到最近腳趾指甲瘀青脫落後,在朋友的建議下選擇登山鞋來試試看,沒想到一試~我回不去雨鞋了...

021

原來富強鞋業的老闆,以前也喜愛爬山,只是他穿過的登山鞋覺得比較不適合台灣潮濕多雨的天氣,所以就自己設計專屬台灣地形氣候的防水防滑登山鞋,甚至在綁鞋帶時也有搞剛的綁法,鞋帶再纏繞時得再多纏一圈比較牢固。

018

鞋子外層是採手工皮革高筒,內層是防水布料,鞋帶是D型環與勾環的方式來對腳踝做固定,鞋底則有對潮濕的石頭路做防滑設計(潮濕的木頭或木棧道,可能不管什麼鞋都沒用,雨鞋也是照滑,親身實驗XD),鞋底中層到內層鞋墊則是很扎實的底來做防滑緩衝。

007

在店裡試穿時,腳踝已經有很明顯的感受到完全的包覆,與膝蓋負擔上的減輕,直說這感受超好的!!!而且也從老闆眼神上看到對於自己鞋子品質上的自信與保證,老闆也很貼心地說有問題都可以再拿回去維修。之後實際的在健行時,也覺得雙腳有未曾感受的舒服感XD。

119
經過台南可以順道支持一下MIT登山鞋
店址:台南市安南區安和路1段426號
電話:(06)256-3330

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

[花蓮]Zhuilu Old Road 1-Day Hiking天空步道中欣賞太魯閣-錐麓古道

Zhuilu Old Road Apply
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段,也是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的聯繫道路,原本路徑大概只容下一人小徑而已。但日據時期,日本人為有效管理太魯閣族,便強徵太魯閣族人,以繩索綑綁腰際,從斷崖頂垂降而下方式,在堅硬的大理石上鑿洞埋設炸藥,將小徑拓寬,以便可以通行來載運軍火,可想開鑿過程既艱辛又危險。


古道有兩種健行走法,一種是從慈母橋進入的西進東出,全程10.3km。另一種則是從燕子口進入的東進東出3.1km。由於申請時剛好西進東出(全程)開放,機不可失,立即申請去走全程!!!走過才知道,為何全程不易申請,因為位於板塊擠壓運動上的台灣,地質脆弱,加上颱風等自然因素影響,造成道路受損修護不易,所以大多都是開放東進東出。

除了慈母橋上去的陡坡到錐麓駐在所很好玩之外XD,其他都蠻正常的。走在古道上,除了以另外視角來欣賞以立霧溪河川侵蝕太魯閣的壯麗,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與人的微小,更去了解到這是一條太魯閣族人在日據時期,開路鑿路無法言喻的辛勞...



最後仍然想說當我們在欣賞完這古道的景色,下山時還是記得把自己帶來的垃圾一起帶走,別留在山上...


[健行資訊]
※皆須事先提出申請
1.(目前封閉西進路段)(西進東出)慈母橋山口→錐麓古道吊橋入園口,約長10.3km
2.(東進東出)錐麓古道吊橋入園口→錐麓古道3.1k折返

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

[花蓮]Fuyuan Forest Recreation Area(1-Day Hiking)富源森林遊樂區

在花蓮瑞穗的富源村有處森林遊樂區,夏季適合家庭遊山玩水賞螢的好地方,除了有健行步道與瀑布外,玩累了還可以泡湯SPA。也有蝴蝶谷與生態園可以帶小朋友認識自然生態。





順著步道行走,可以到園區的後方觀賞瀑布

看到溪谷湛藍色的溪水,真想立馬跳下水去玩XD


對於野人來說這溯溪行程算是輕鬆簡單,但是不常溯溪爬溪谷的朋友們,實在不建議攀爬,因為強勁的溪水,容易把人衝入石頭裡撞擊。


為了晚上拍螢火蟲的行程更是從早上玩到下午,正好看到午後的陽光灑落覺得很漂亮。




最後真的覺得不管到哪玩耍,都記得把自己的垃圾隨身帶走。因為走過很多漂亮的一些地方,但都看到一些遊客遺落的垃圾,覺得很可惜,當台灣人不注重這些,沒什麼道理來要求外地的觀光客阿...

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

[花蓮]Walami Trail (Jiasin-Walami) 1-Day Hiking 瓦拉米步道

Walami Trail (Jiasin-Walami) 1-Day Hiking
一開始沒想太多,第一次爬時煙雨濛濛,第二次是豔陽高高照,第三次微風徐徐的山屋當天來回,是條很迷人的步道。


第一次走的時候,在林道間就碰到藍腹鷴,一陣手忙腳亂地只拍到晃影而已,好可惜,其一身藍羽毛亮麗外型看了確實難以忘懷。
走了1K很快就會看到山風一號吊橋,第一次遇到走吊橋遇到起霧,由於都看不到下面,挺新鮮的。但若是有懼高症的人,看到前途茫茫的,我想可能會畏懼。

過了吊橋不久後,有兩條分支,一條是往下走到山風瀑布的觀景台,另一條則是繼續走到山風二號吊橋。


沿途的爬坡,旁邊就是懸崖的美,走走停停的拍
途中發現的小可愛-糞金龜子,被發現後,推著球快速地離開,實在很有趣。
這段上方是沿著峭壁鑿出來的道路,旁邊是深淵,看到都覺得台灣怎麼可以這麼美。
之後就到佳心,算是健行的終點得往返了。若想進續前進到瓦拉米,得申請瓦拉米入山證 申請(Walami Trail (Jiasin-Walami) 1-Day Hiking)。
第三次終於申請了入山證,繼續前進到瓦拉米。由於後段需申請,比較少人走,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風貌。因為申請當天來回瓦拉米,後段都在趕路有點累,只好下次直接申請住一晚再走一次。




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

[花蓮]森林小學-西寶國小

西寶國小也是在服役時才知道的國小,後來有幸同梯的自願到這,就趁到花蓮遊玩時,特別來拜訪他,並感受這所座落在太魯閣山林間森林小學的美。





這天的到訪正逢"阿梅"季,是不同的感覺,很喜歡山林裡飄雨過後的霧氣,顯得很飄渺虛幻,與晴空萬里時是另種感受。從門口的木棧道走上來時,驚呼著好有特色的校園阿~那木造的操場,與蜂巢式的建築,真的很美。




同梯的介紹著校園環境,說這裡的全校師生大概20幾人,主要是太魯閣族為多,平時是一起用餐與住宿,假日藉由校車接送回家。學校也有提供露營區,需要上網去登記。內部建築則多採木造,因此無法容納太多人的參觀,怕承受不了那壓力而破壞。




樓下為辦公處、電腦教室與圖書室,樓上則是小朋友們的上課教室。




而後方則為教師休息室,則不方便進去參觀。